<menu id="w8yyk"><menu id="w8yyk"></menu></menu>
  • <dd id="w8yyk"><nav id="w8yyk"></nav></dd>
    <menu id="w8yyk"></menu>
    <menu id="w8yyk"><code id="w8yyk"></code></menu>
    <menu id="w8yyk"></menu>
    <xmp id="w8yyk">
    <xmp id="w8yyk"><nav id="w8yyk"></nav>
  • 網站首頁 > 物聯資訊 > 技術分享

    Linux常見設備及相應/dev/xxx文件名、Mount Point、掛載點、Mount命令、fstab、掛載分區

    2016-09-28 00:00:00 廣州睿豐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
    睿豐德科技 專注RFID識別技術和條碼識別技術與管理軟件的集成項目。質量追溯系統、MES系統、金蝶與條碼系統對接、用友與條碼系統對接

    Linux 中的設備有2種類型:字符設備(無緩沖且只能順序存取)、塊設備(有緩沖且可以隨機存取)。這些設備中,有些設備是對實際存在的物理硬件的抽象,而有些設備則是內核自身提供的功能(不依賴于特定的物理硬件,又稱為"虛擬設備")。每個設備在 /dev 目錄下都有一個對應的文件(節點)。 
    常見設備及相應/dev/下的文件名: 

    • /dev/usb/hiddev0 | /dev/usb/hiddev1 --- USB 字符設備(鼠標/鍵盤/游戲桿/手寫版等人操作計算機的設備)
    • /dev/uba | /dev/ubb         --- USB 塊設備(U盤之類)
    • /dev/sda | /dev/sdb         --- 第n個 SCSI 磁盤(整個磁盤)
    • /dev/hda | /dev/hdb         --- 第n個 IDE 磁盤(整個磁盤)
    • /dev/sdc1 | /dev/sdc2       --- 第3個 SCSI 磁盤的第n個 分區  Linux/i386來說,分區1-4是主分區,5-15是邏輯分區。
    • /dev/scd0 | /dev/scd1       --- 第n個 SCSI CD-ROM
    • /dev/tty0 | /dev/tty1       --- 當前虛擬控制臺、第n個虛擬控制臺 TTY(終端)設備


    Linux系統Mount點:mount的時候,mount的目標文件夾/media/cdrom要手動創建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輸入不帶參數的mount命令,顯示所以已經掛載好的文件系統 

    Mount命令:掛載(mount)光盤鏡像文件、移動硬盤、U盤以及Windows網絡共享和UNIX NFS網絡共享  
    命令格式: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會自動選擇正確的類型。常用類型有: 

    • 光盤或光盤鏡像:iso9660
    • DOS fat16文件系統:msdos
    •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統:vfat
    •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統:ntfs
    • Mount Windows文件網絡共享:smbfs
    • UNIX(LINUX) 文件網絡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來描述設備或檔案的掛接方式。常用的參數有: 

    • loop:用來把一個文件當成硬盤分區掛接上系統
    • ro:采用只讀方式掛接設備
    • rw:采用讀寫方式掛接設備
    • iocharset:指定訪問文件系統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掛載(mount)的設備。 
      4.dir設備在系統上的掛接點(mount point)。 

    /etc/fstab: 
    RFID設備管理軟件 
    這個文件是系統啟動時,需要掛載的各個分區。 

    • 第一列就是分區的label;
    • 第二列是掛載點;
    • 第三列是分區的格式;
    • 第四列則是mount的一些掛載參數,等下會詳細介紹一下有哪些參數,一般情況下,直接寫defaults即可;
    • 第五列的數字表示是否被dump備份,是的話這里就是1,否則就是0;
    • 第六列是開機時是否自檢磁盤,就是剛才講過的那個fsck檢測。1,2都表示檢測,0表示不檢測,在Redhat中,這個1,2還有個說法,/ 分區必須設為1,而且整個fstab中只允許出現一個1,這里有一個優先級的說法。1比2優先級高,所以先檢測1,然后再檢測2,如果有多個分區需要開機檢測那么都設置成2吧,1檢測完了后會同時去檢測2。下面該說說第四列中常用到的參數了。

     

    • async/sync :async表示和磁盤和內存不同步,系統每隔一段時間把內存數據寫入磁盤中,而sync則會時時同步內存和磁盤中數據;
    • auto/noauto :開機自動掛載/不自動掛載;
    • default:按照大多數永久文件系統的缺省值設置掛載定義,它包含了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async ;
    • ro:按只讀權限掛載 ;
    • rw:按可讀可寫權限掛載 ;
    • exec/noexec :允許/不允許可執行文件執行,但千萬不要把根分區掛載為noexec,那就無法使用系統了,連mount命令都無法使用了,這時只有重新做系統了;
    • user/nouser :允許/不允許root外的其他用戶掛載分區,為了安全考慮,請用nouser ;
    • suid/nosuid :允許/不允許分區有suid屬性,一般設置nosuid ;
    • usrquota :啟動使用者磁盤配額模式,磁盤配額相關內容在后續章節會做介紹;
    • grquota :啟動群組磁盤配額模式;


    學完這個/etc/fstab后,我們就可以自己修改這個文件,增加一行來掛載新增分區。例如,筆者增加了這樣一行 
    /dev/hdb1 /test1 ext3 defaults 0 0 
    那么系統再重啟時就會掛載這個分區了、或者直接運行mount -a 來掛載你增加的那行,這樣就不用重啟啦。

    RFID管理系統集成商 RFID中間件 條碼系統中間層 物聯網軟件集成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