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RFID芯片,讓樹木擁有“身份證”
臺灣林務局擬植樹木RFID芯片 追蹤防盜伐
日前,活躍在臺灣阿里山區森林盜伐小組擲石塊砸傷5名警員,公然向公權力挑戰,嘉義地檢署檢察官聲押落網5名嫌犯,法官裁準羈押看守所,檢方向盜伐集團宣戰,確保森林國土;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為加強源頭管制,研擬比照警方防機車竊盜烙碼做法,在樹上植入類似動物芯片的RFID無線射頻身份識別系統,追蹤防盜。
林管處副處長楊瑞芬說,RFID利用射頻訊號以無線方式傳送及接收數據資料,植芯片樹木電腦建檔,可用掃瞄辨識,應用在樹木防盜系統,分為發報器、感應器、訊號傳輸等叁部分。
將發報器隱藏木頭內,當移動到設于閘點感應器產生訊號,透過傳輸向外裝置通報,功能有如賣場出口感應門,未結帳商品通過會發出嗶嗶聲響,宜蘭太平山工作站林區已裝置此系統,但易遭竊的檜木、牛樟殘材并不適合安裝。
行道樹植入電子芯片 長久性跟蹤樹木的移栽
8月15日,在興寧路寧波東站站點附近,三名來自江東園林中心的養護人員正在對周邊的行道樹進行鉆孔,并把一枚枚小芯片植入大樹體內。這不會給樹木造成傷害吧?有不了解情況的市民路過,忍不住前去問個究竟。
記者從江東區城管局了解到,原來為了在樹木移栽過程中的時刻能夠跟蹤管理,江東園林養護中心在給樹木裝上獨一無二的永久性“身份證”。
給樹木裝上“身份證”
據介紹,這個“身份證”和以前給樹木佩戴的二維碼“身份證”有所不同,芯片植入除了能對樹木進行移動智慧化管理,而且相較于佩戴二維碼“身份證”的外置方式,直接把電子芯片植入到樹木里,可以避免移栽過程中脫落、損壞等現象。
江東園林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以興寧路段的重陽木香樟為主做項目試點,胸徑都是選擇10公分以上,最大40-50公分,對這些樹木進行電子芯片安裝,實現數字化管理、移栽跟蹤等。
至于直接植入會否給樹木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江東城管局方面表示,安裝的方式是安全可靠的。采用的鉆孔式內置電子芯片,并不會破壞樹木的正常生長。不僅如此,智能標簽的有效期可長達10年,也就是說可進行超過10萬次的讀寫操作,可以保證樹木身份信息的長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