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儲管理系統WMS的波次是什么意思?
每家的WMS都有波次(WAVE)的概念,波次也是出庫過程中的重要概念,我對波次的理解是:WMS將具有相同的一個或一些特性的訂單進行集中處理就是所謂的波次。找出這些具有相同一個或多個特性的訂單是波次策略或是屬性設置,今天先不談波次策略或屬性,今天想向大家咨詢的是“集中處理”,波次對訂單集中處理,這個“處理”是包含哪些內容?就是波次能做些什么?
先拋磚引玉:
1)這幾天參觀了一個電商的倉庫,他們WMS是自行開發的,每天處理上海倉近3w張訂單,出庫時,WMS先對訂單進行庫存分配,然后手工運行挑出有相同特性的若干張已經分配好的訂單,再手工運行波次,他們的波次的概念是將已經分配成功的訂單進行綁定,產生一個波次號,揀貨人員再按照波次號進行揀貨。波次所作的事情僅僅是組合綁定訂單,以進行批量揀貨。
2)SCALE的波次相對能作的事情就很多,如圖大家可以看到,波次可以選擇訂單,分配庫存,計算裝箱,產生補貨任務,計算集貨位,
個人覺得理論一大片,看了和沒看沒有什么區別,據我所涉及的業務量級來看,我所在的企業為服裝電商,發展高峰期為日訂單1-2W,我們的庫存基于揀選區和備貨區整散管理
所有的訂單揀選在揀選區,揀選區庫存不足,觸發補貨指令(人工觸發),
訂單轉化在WMS形成訂單池后,每個訂單明細行判斷當前揀選區庫存是否滿足,滿足則允許進行波次生成
姑且不考慮波次生成規則的各企業業務先決條件(如同快遞,同店鋪,同品牌,同貨主,到貨區,是否預售,是否個性化訂單),目前落地的也僅僅是對訂單類型和訂單明細行鎖定庫存所在的揀選區的各功能區用的最為頻繁
比如針對一單一貨,(手工)生成波次前按品項數排名進行生成波次
針對非一單一貨,往往最多的是按庫區進行條件篩選,然后對應手工生成波次,
最后執行揀選任務,繼而揀配發。
波次管理的目的,就是集約化揀貨,而集約化揀貨的目的是有以下兩點考慮
1、為了提高揀貨效率,減少揀貨行走路線
2、歸類揀貨,如相同客戶的訂單歸類、相同出貨方向的歸類,揀貨完成后,自動完成理貨、歸集,減少理貨歸集時間。
如果僅僅為了提高揀貨效率,則可能增加理貨成本;而僅僅為了理貨方便,可能又會增加揀貨次數。所以實際應用情況,要看現場情況來分析。
相關閱讀:RFID倉庫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