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w8yyk"><menu id="w8yyk"></menu></menu>
  • <dd id="w8yyk"><nav id="w8yyk"></nav></dd>
    <menu id="w8yyk"></menu>
    <menu id="w8yyk"><code id="w8yyk"></code></menu>
    <menu id="w8yyk"></menu>
    <xmp id="w8yyk">
    <xmp id="w8yyk"><nav id="w8yyk"></nav>
  • 網站首頁 > 行業方案 > RFID交通管理

    睿豐德RFID工業智能手持終端航道管理解決方案

    2016-09-11 00:00:00 廣州睿豐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
    睿豐德科技 專注RFID識別技術和條碼識別技術與管理軟件的集成項目。睿豐德RFD中間層連接生產作業現場數據采集與ERP系統的橋梁。

      1.概述

      航道是國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礎設施,加強航道管理與養護是實現水路運輸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重要保證。為此睿豐德專家團隊提出了RFID工業智能手持終端航道管理解決方案。

      過去十多年的時間,全國航道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航道管理與養護成效顯著,管理能力明顯提升,航道條件明顯改善,養護水平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有力促進了水運和經濟社會發展。2010 年,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 12.42 萬公里,養護里程 10.22 萬公里,沿海航道養護里程 1 萬多公里,設標 8000 多座;航道養護專用航標測量船、大型疏浚船舶等裝備和多波束測量系統陸續投入使用,航道養護能力大幅提升;電子航道圖、航標遙測遙控系統、新材料、新設備在航道養護中推廣應用,部分重點航道養護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航道養護科技含量不斷提高。

      然而,現有的管理系統都是基于PC端設備來完成的,航道巡航及設施維護管理的數據,都是現場先收集資料,回到辦公室后再從PC端設備錄入系統。

      這樣的管理存在許多不足,現場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獲取航道設施的最新消息并對設施設置、檢查、養護等信息現場登記,增加了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監控設施的信息化管理。

      因此,借助現已廣泛使用的手持智能終端(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專用智能設備等),通過開發與現有數字航道系統協調一致的APP應用程序,使RFID手持智能終端可以廣泛應用于航道管理的最前線,這不僅有利于航道設施的現場維護和管理,而且可以對各種情況下的航道現場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提高航道管理的水平。

      2.主要應用內容

      手持智能終端要在航道管理中得到應用,必須是航道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可以實時收集航道監控設施的狀態,并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RFID工業手持智能終端由于自身易于攜帶、普及廣泛,在野外作業管理或用電不方便的地方,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補充。之前,手持智能終端應用不廣是由于受到通信速率和通信費用的限制,隨著 3G、4G 網絡的普及,以及通信費用的下降,現在這些限制都不存在了。手持智能終端在航道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航道監控設施的基本情況。

      包括在地圖上顯示所有監控設施的基本信息(例如名稱、編號、類別、設計位置等),動態信息(包括實時位置信息、電壓、溫度、光照等狀態信息),查詢監控設施的信息,顯示監控設施的詳細信息,根據監控設施的狀態信息,對低電壓、位置偏差等情況報警提示。可以按時間段來查詢監控設施位置運動的軌跡,用來分析設備定位精度和跟蹤設備漂移情況。

      通過手持智能終端,基層的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地查看航道的相關信息。

      (2)航道監控設備的現場管理。

      主要包括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監控設備設計位置與實際位置的偏差,修改拋放位置。當我們需要在某處放置一個航標或其它的航道監控設施時,一般需要先在電子地圖上設計好放置點的坐標,然后等現場放置后,從電子地圖上看是否在設計好的點上,如果位置不準確,再電話指揮現場人員進行調整。這樣,就需要電腦端人員和現場人員不斷地協調,相當麻煩。使用手持智能終端后,現場人員直接就可以判斷設計點和實際放置點的偏差值和偏差方向,自己馬上調整即可。對于設備漂移后的糾正同樣適用。

      (3)航道巡查工作的現場管理。

      航道工作人員在航道的日常巡查過程中,需要對航道設施進行養護和維護,使用手持智能終端可以及時記錄養護和維護的過程,包括損壞信息登記,養護記錄、維修更換記錄等。往常,這一工作的流程是先使用筆和紙記錄相關信息,等回到有電腦的地方后再輸入到信息系統中。

      使用手持智能終端后,管理更到位,還可以減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4)現場取證管理。

      很多手持智能終端已經具備了高清晰度的拍照和錄像功能,錄音功能也很強大。現在普通的手機拍照都能達到1300萬像素,這在以前是無法達到的。航道管理人員在日常巡航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損害航道管理設施的人或事,在現場就可以使用手持智能終端通過照片、視頻、音頻等方式來保留證據。對數據進行優化壓縮處理后,可以立即上傳到服務器,也可以事后回到有 WIFI 的地方再傳。

      (5)信息推送服務。

      使用手持智能終端,通過信息推送服務,可以及時收到航道監控設施的報警信息、單位通知、工作安排等。通過簡單回復,系統即可知道誰收看了通知,誰沒有看,便于更換其它通知方式。信息推送服務還可以推送語音、照片、視頻或網址,十分方便。

      3 技術實現難點

      3.1 手持智能終端參數不統一

      現在的手持智能終端參數不統一,主要體現在操作系統、屏幕及一些硬件上。使用的操作系統主要有安卓、蘋果和微軟三種,這樣開發 APP 應用程序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是三種系統都各開發一個還是開發一個最使用廣泛的系統。據統計,安卓系統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 80%,開發APP應用程序時應該優先考慮安卓系統,其它兩個是否開發可以視情況而定。其它的參數不統一主要是體現在硬件上,最明顯就是屏幕。小的手機是3、4寸的屏幕,大的平板則有10、11寸的屏幕,因此開發的時候是很難統一的。只能就現有廣泛使用的設備參數開發兩三個版本,沒有必要去支持所有的機型。

      3.2 與原有數字航道系統的接口

      根據原有數字航道系統的開發架構不同,會有不同的接口方案。比較古老的方法就是直接用 Socket 通信自編協議來實現 APP端與服務端的通信,這種方法缺點是需要自己處理通信協議,開發速度慢,優點是開發起來比較自由,效率也很高。為了加快開發速度,現在很多開發都直接使用 soap 協議或 http 協議,比如用的比較多的 RESTful WEBAPI、PHP+JSON、Web Service 等。以 RESTful WE-BAPI 為例,它是一種表述性狀態轉移,為我們構建下一代高性能、高可伸縮性、簡單性、可移植性、可靠性的Web程序提供了一個架構風格上的準則。Web 是簡單的,Web 更是可編程的,REST 利用簡單的 HTTP、URI 標準和XML語言構建起輕量級的Web服務,從而大幅度地提升了開發效率和程序性能。由于REST設計哲學變得越來越流行,支持 RESTful 的框架越來越多,比較有名的框架Rubyon Rails、Apache Axis2、Python Django 等。具體怎么選擇,要看開發使用的語言和原有系統的結構來定。

      3.3 電子地圖的調用

      現在基于智能終端設備的電子地圖可以選擇百度地圖、高德地圖、谷歌地圖、51 地圖等,這些電子地圖都采用了公開接口的方式供APP 應用程序來調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是存在一個缺點,地圖的精度不高,普遍在 10 米以上。如果地圖要求很精準,就必須自己編制地圖,并使用支持 APP 的地圖平臺,例如北京超圖的 i Server。自己編制地圖開發起來難度比較大,很多東西需要自己處理,建議對精度要求不太敏感的 APP 應用,使用第三方的電子地圖就可以了。

      綜上所述,通過利用睿豐德研發的RFID工業智能手持終端,通過開發與現有數字航道系統配合一致的 APP 應用程序,可以提高航道的數字化管理水平,解決基層員工電腦不足和不方便攜帶的問題,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縮短事故反應時間和處理時間。此亦為數字航道推廣應用的瓶頸問題。

    RFID管理系統集成商 RFID中間件 條碼系統中間層 物聯網軟件集成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